找到相关内容30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禅宗东土五祖禅法之沿革

    “行人者,所谓四行。其余诸行,悉人此行中。何等为四行?一者报怨行,二者随缘行,三者无所求行,四者称法行。”其具体内容大致如下:   第一“报怨行”,即...。但达摩突出了以这种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禅行,突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心理调控的要求,从而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禅者重实际践行的特色。   第二“随缘行”,是在“报怨行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465656.html
  • 印光大师法语——因果篇

    逆来顺受,方为乐天。不怨不尤,始可立命。子有四因者。一者报恩,二者报怨,三者偿债,四者讨债。报恩者,谓父母于子,宿世有恩,为报恩故,来为其子。则务劳奉养,生事死葬。必使生则亲欢,祭则鬼享。乃至致君泽民,...皆此类也。报怨者,谓父母宿世于子有负恩处,为报怨故,来为其子。小则忤逆亲心,大则祸延亲身。生无甘旨之养,死贻九泉之辱。又其甚者,身居权要,谋为不轨,灭门戮族,掘坟夷墓,使天下后世,唾骂其人并及其亲。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4876286.html
  • 西方宗教视野中的中国宗教

    。严复这一比较,意味深长而启发深远。   “宥人之罪”与“以直报怨”。宗教在教化人、陶铸风俗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。所谓“宗教为物,其关于陶铸风俗者,常至深远”。[27]那么,中西宗教在教化人、陶铸风俗方面有无不同呢?严复为我们展示了他的精彩论说。首先,中西方宗教对于怨仇的态度不同。严复说:“西之教,曰爱仇,曰宥人之罪,祈天宥我。东之教,曰以直报怨,曰复九世之仇。”[28]就是说,西方宗教对怨仇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1582508.html
  • 2008年加行开示 发菩提心(一)

    什么叫解脱成佛?简单地讲:把所有的缘都了了,把所有的债都还了。不能有恩恩怨怨,不能有这些讨债还债的关系,通通地断掉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,你对他们好一点也没有用,也是讨债还债的过程,也是报恩报怨的过程。根本不是帮助,也不是救度,更谈不上报恩。你对他们好一点,没有吃的,你就给点吃的;没有穿的,就给点穿的;没有住的,帮他找个地方住,有困难帮助帮助,为他们付出一些。这都离不开报恩报怨,都离不开讨债还债。为什么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23354091343.html
  • 参禅要注意调和五事

    行入 ”指万行同摄的“四行 ”,即报怨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、称法行。理入属于宗教理论,行入属于宗教实践,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。   初祖传慧可,可传僧灿,灿传道信,信传弘忍,忍秘授衣法于慧能,...

    蓝青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432282361.html
  • 中国汉传佛教禅宗

    舍妄归真,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,扫荡一切差别相,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,寂然无为。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。行入即“四行”:报怨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与称法行,属于修行实践部分。慧能继承这一学说,在《六祖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1/0614396375.html
  • 报刊新闻之因果报应数则

    夫妻子女之间的关系,不外四种: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又向世人揭示出:好杀生之人,家庭不睦,且容易招致冤家对头成为眷属。观诸本案,无不合节。老头子家藏猎枪,定犯打猎杀生之罪,故生子悖逆,夫妻争吵。逆子...

    佚名

    |因果|报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21342617666.html
  • 用感恩心做人,用报恩心做事

    实现。为此,他和高中同学商量着一起创办一个慈善基金会,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去报答社会。“我从没想过要去感动谁,也没打算去感动谁,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。   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,“滴水之恩,当...

    壹玖柒叁伍

    |感恩|报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0522028198.html
  • 禅学的黄金时代(2):壁观婆罗门——达摩

      所谓行入有四种,就是:  ①报怨行:求道时如果遭遇困苦,应想到这是前世造的孼,现在虽然已不作恶,但却仍须承受以前的报应。能够体念到这一层,便不会怨天尤人,而能逢苦不忧,化怨愤以入道。  ②随缘行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1940924.html
  • 王明泉:弟子规简说(二)

    ,可帮我们扫除心里的盲点,才有机会纠正过错,也唯有在一次一次的改过中,才能琢磨淬砺出完美的人格来。 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已 己不欲 即速已 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...对我有恩惠,应时时想着回报他;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,应求他人谅解,尽早忘掉仇恨。报怨之心,停留的时间愈短愈好;但是,报答恩情的心意,却要长存不忘。  ‘凡取与,贵分晓;与宜多,取宜少。’财物是资生的...

    王明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143170.html